冷库火灾发生的危险性主要是由制冷剂、保温材料、建筑材料、通风系统等几方面决定的。
(1)我国在冷库建造和使用管理中,对防火安全有明确的规定,尤其是在建筑材料选择上,根据规范要求,冷间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、二、三级均可,单层和多层冷间的防火分区分别为3500平米和 2500平方米,当设地下室时,只允许设一层,冷藏间防火分区不应大于1500平方米,冷库电力负荷需要系数不宜低于0.55【1】。目前,我国冷库多为一、二级耐火建筑,少数小型冷库为三级。但是,冷库的楼板要堆放大量货物,又要通行各种装卸运输机械设备,平顶上还设有制冷设备或管道,因此,冷库楼板结构应具有较大的承载力,并必须达到地面结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【1】。低温环境中,特别是周期性冻结和融解循环过程中,建筑结构易受破坏。施工建设中,如果建筑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,就可能失去承载能力,发生坍塌,砸坏制冷设备或管道,导致火灾事故发生。
(2)我国冷库制冷系统中80%以上采用氨作制冷剂。氨不仅对人体有一定程度上的危害,还存在火灾的危险性。氨蒸汽在空气中的容积浓度达到11%~14%时具有可燃性,而其浓度达到 15.5%~27%时遇明火可发生爆炸,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爆炸极限【2】。因此,当使用氨作制冷剂时,应加强对制冷系统安全运转的监控。
(3)冷库保温所使用的材料、管线外层包裹物和储物包装等一般都是可燃的,并且房顶与墙体多采用聚苯乙烯泡沫芯材作为保温,其极易燃烧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。在施工焊接作业或其他作业用火不慎时,都易发生火灾事故,有些保温材料还具有燃烧速度快,产物毒性大,燃烧烟雾大等特点。
(4)通风系统出于使用的目的考虑,通风系统要求“进入冷间的新鲜空气应先行冷却(或加热)”,冷库外界的空气很难直接进入冷库。通风设计的最大限制是内外气体直接交换。不管是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,新规范中都要求通风管宜选用管径为250mm或是300mm的水泥管。因此,冷库内部发生火灾时往往通风困难,而保温夹层在火灾发生时会由于四处连通,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,造成蔓延燃烧。
现代生活中,电已经是不可或缺的能源。但如果不了解安全用电常识,很容易造成电器损坏,引发电气火灾,甚至带来人员伤亡。所以说安全用电,性命攸...
如今,各种各样的新型电器走进我们的生活。而冬季正是使用大功耗电器的集中期,哪些电器存在着安全隐患?冬季电器的使用怎么保证安全? 家里有老人孩...
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教室里、宿舍里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。因此,高校学生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大学生用电安全常识,以便有效地保护人身和...